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分卷阅读48 (第2/2页)
”“功业既成,文佑千秋。”这是吴家族书里的句子,用来做他们这几代人的排行。吴大成他们这一代出生的时候,刚好赶上改朝换代,为了低调,名字都起的非常接地气非常朴实,没有严格按族谱来。结果新朝并不计较这些,所以下一辈就又恢复了正常的排行方式。“哦,原来是这样。”吴轩点头,“那就加吧。”其实在名字中间加一个“文”字挺好的。以后他和吴文韬他们听起来就更像兄弟了。而且有了这个名字,省的他再起字了,直接“在下姓吴名轩,字文轩。”吴大成郑重地取出族谱,在祖宗牌位前拜了拜,然后划去写在族谱最后面的“吴轩”的名字,再划去文字辈承嗣宗子位置写的“吴文韬”的名字,改成“吴文轩”。吴轩在旁边看到了,好奇道:“怎么把文韬的名字也划了?”三爷爷在他们身后捋了捋胡须,“因为当年大哥做族长的时候,把文韬写成了宗子,现在你恢复了,自然要把他划掉,把你换上去。”“三爷爷,宗子是什么?”吴轩还没听过这种说法。三爷爷看着他,笑容慈祥,“宗子就是下一代的继承人,你做了宗子,你也就是下一任的里正,再下一任的族长。”“我,做里正?”吴轩指着自己的鼻子,不可思议道。吴大成改好了名字,也对他道:“再过几年,你就跟在我身边学习。等学得差不多了,我也可以退下来,把位子给你。”吴轩:可是我并没有做里正的想法。算了,也不用现在说出来打击大伯的热情。等过几年,他中了举人,甚至中了进士,大伯自然就打消这个念头了。——整个正月,村子里的人都在走亲访友,吴轩和豆豆没亲戚可走,只能继续闭门苦读。吴轩对豆豆的要求不高,只让豆豆背诵典籍。而他自己,已经开始写策论文章了。吴轩的脑子里确实记得很多优秀的文章。但那是别人的,不是他的,参加考试肯定要自己写。考秀才的这三场考试他不担心,但考过了秀才以后,再往上,就不仅仅是死记硬背的东西了。乡试不仅考经义,还要考诗文和策论。看过了这么多朝代的兴衰,也读过不少民生类的书籍,吴轩自认为他能对实务提出有效的见解。但困难的是,怎么才能用文言把他的想法写出来。他毕竟不是真正的古人,没有像这个时代的学子一样从小受到长辈和夫子的熏陶。他写的文章带有很明显的现代色彩,遣词用句太过直白,文章结构也不够规范。他唯一的优势就是字写的好看。但字再好,文采太差劲肯定也不行。吴轩苦恼地抓抓头发,选了一篇辞藻异常华丽的文章,开始抄写。先增加增加词汇量吧!——景元十四年,正月十八。县衙贴了告示,县试定于二月十二日开考。第二天,吴轩借了大伯家的牛车,拉着王秀才,豆豆,吴文祥,还有同村一个叫吴琨的孩子去了县城。到致远学堂接了吴文韬,他们直奔县衙报名。因为结保五人都是同一个村子的,王秀才又是学堂的夫子,报名很顺利。二月十一日,县试前一天。吴轩一行人提前到了县城,准备在福升客栈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