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雨中曲 (第2/2页)
范贵妃自屏后踱出:“哟,怎生连个伞也没有?哦,原来是阮大人。” 她话里有了挪揄,“音音儿,这位可是翰林院的阮郁大人,本朝状元,写得一手好文章呢——” 屏风后看不真切,只听那青年道:“娘娘谬赞。” 范贵妃掩着袖子,面容笑眯眯的,“状元郎虽是我朝栋梁,阅历上还有不足。本宫也有句话交与你,平时少做亏心事,下雨天也安心些。” 老皇帝大办寿宴,座位从昭阳殿排到了外面。五品官只能在御花园里与同僚把酒,走个过场。 名阮郁的这位官员应当是在外面参宴,下雨无处可去,来了这里。 也不知他何处得罪了姨母,要被如此奚落。萧岚音暗暗想。 那青年没有愤怒,反而不卑不亢道:“娘娘教韬,小臣谨记。” 范妃却不想放过他,闲闲道:“本宫一介妇道人家,不懂什么教韬诤言。大人来此避雨,只能是天意。听闻大人的母亲是才女,当年一曲肝肠,连太后都赞赏不已。若非天意弄人,差点就进宫和本宫做姐妹了。可见天意,总有他的道理。” 那阮郁仍是没什么起伏,“娘娘说的是。不过这些陈年旧事,小臣也是第一次耳闻。” 大概不再指望言语上占到便宜,养尊处优的贵妃凤阳花汁新染的丹甲斜斜一指:“有其母必有其子,还请阮大人坐弹一曲琵琶,本宫想知道,蔡氏才女,是否见面不如闻名。” 这就可就有些过分了。这阮郁不管怎么说也是朝廷命官,即便官职低微,也不能逼迫他像个乐伎一样为后妃奏曲。传出去,范贵妃可是要被御史台的唾沫星子淹死的。 姨母位同副后,聪明些就不要明着拒绝,另找理由推辞便好。萧岚音思索道。 范妃咄咄逼人,“大人诗乐传家,既写得出好文章,难道就作不出好乐曲了么?看来是本宫年迈,说的话不能作数了。” 贵妃娘娘来势汹汹,别人不清楚,阮郁自己明白。 不弹,范氏就要为青词之事记恨他。 弹,就不仅要弹,还要弹得好,让范氏心服口服。 隔着屏风,萧岚音看到青年落座,原本挺拔的身姿屈坐,似在抱着琵琶调弦。 教坊司的两位掌教也到了,两人面面相觑,无一人敢上前。 随着第一根弦被拨动,清脆的音阶和雨声融为一体。 琵琶声声铮然,细听却暗含哀怨,宛若一个男子在雨夜轻敲窗棂,诉说尘封的故事。 这个故事,有书生,有边关,有美人,有春潮带雨,也有风月无边。 弦弦掩抑声声思,似诉平生不得志。 故事的结局终究悲凄。 然而峰回路转,嘈嘈切切的乐律为之一变。 万势齐发的离愁,陡变成千军万马来相见的金戈,仿佛在嘲讽代表苦难的雨怎么不再来得更快更急些。 被雨幕包裹的乐声振聋发聩,带人身临其境。 萧岚音看到,两军对垒后的春天,思念的风吹过山谷,吹绿枝头,吹向自己……然后一瞬间,满山青翠。 琵琶弦停,却余音绕梁。 范妃抚掌不语。教坊司的掌教在说,这是吹笛的高手才能弹出来的琵琶。 萧岚音已不想思考他们在说什么了。眼前的屏风就像那座青山,向外看,只看到一片模糊的绿。 她起身,绕开眼前的山,想揭开那抹绿的真容。 怀抱琵琶的青年凤目半睁,像画里走出的人。他的鬓角沾着雨水,应该算狼狈。 为什么是应该呢? 可能是因为那双凤眼,也可能是因为那颗眼头红痣,或又是因为他足够冷淡平静的神情。 这不是一个轻易屈居人下的人,仅是一面,郡主就下了结论。 明知他是难以抓在掌心的人,这次初见却与他的乐声一起,深深印在了萧岚音心房里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