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分卷阅读13 (第1/2页)
然站起身来:“臣女有话要说,请贵妃娘娘恩准。”陆贵妃微笑道:“各位姑娘但说无妨。”徐嘉秬道:“子曰:‘道千乘之国,敬事而信,节用而爱人,使民以时。’[10]臣女以为这话便可为治国之准绳。”我笑道:“若论以仁义治天下,敬事而信,节用爱人,使民以时,诸侯之中以徐偃王为最。徐偃王对下属广施仁义,三十六诸侯国臣服,辖地五百里,却为周穆王和楚子所灭。徐偃王道:‘吾赖于文德,而不明武务,以至于此。’这位徐偃王便按照夫子的道理治国,最后只落得一个‘皆有死’的下场。可见,仁义治国虽好,但要家国千秋,还得治刑修兵。管子曰:‘且怀且威,则君道备矣’[11]。孔夫子论德论礼也算透彻,但于法治军事,说得太少。这便是奴婢说不堪为治国之准绳的原因。”徐嘉秬道:“朱姑娘此言差矣。汉武帝独尊儒术,不也能攘寇御边,开创一番千古帝业,这又怎么说?”我凝思片刻,说道:“武帝的曾孙宣帝曾教导太子,‘汉家自有制度,本以霸王道杂之,奈何纯任德教,用周政乎!’[12]可见前汉所行,实是外儒内法。”徐嘉秬又道:“我朝读书人首尊。圣上亦言:论语数篇,足以治国。难道圣上所言,也是错的么?”我顿时出了一身冷汗,斟酌道:“以圣上的英武,自是对孔夫子所言有独特领会,旁人难以企及。何况臣女早说过,以治国,大而化之是很好的,但于枝节不足。圣上然其言,不拘于行,实为明君典范,我等凡人自然难望其项背。”徐嘉秬还要再说,于锦素起身打断她:“说便说,何以说到当今圣上?还是就事论事好了。”陆贵妃笑道:“不知于姑娘又有何见解呢?”锦素道:“臣女在母亲的教导下,也熟读,微言大义,自不必言。然三百中有一篇说得极好,可为中治国之论的注脚。”陆贵妃问道:“是哪一篇?”锦素道:“正是一篇。请朱姑娘诵读一遍。”我会意,朗声念道:“‘蔽芾甘棠,勿剪勿伐,召伯所茇。蔽芾甘棠,勿剪勿败,召伯所憩。蔽芾甘棠,勿剪勿拜,召伯所说。’[13]周召公为武王弱弟,曾于棠梨树下与民行政决狱,受民爱戴。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。治国之道,从甘棠始。”陆贵妃深深看了我一眼,笑道:“朱姑娘博学多识,敏思善对。穆仙——”穆仙向身后两个宫女道:“红叶、绿萼,从此你二人便去服侍朱姑娘。”红叶与绿萼也只有十二三岁,齐齐向我施礼,下殿来站在我身后。贵妃赐我文房四宝,我忙跪下谢恩。只听贵妃又道:“徐嘉秬博学多思,奉体公心,赏——”穆仙将赐予我和锦素的笔墨纸砚也照例赏赐了一套给徐嘉秬。陆贵妃似乎有些疲惫,已懒怠再问,于是向邢茜仪道:“茜仪,你是周贵妃的入室弟子,听闻剑法十分精湛。本宫便赏你一柄蝉翼剑。”邢茜仪连忙起身谢恩。启春笑道:“臣女曾见过周贵妃以蝉翼剑作舞,那是贵妃娘娘积年的爱物。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