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分卷阅读122 (第1/2页)
上。“越发的大胆了,什么改嫁?本王看谁敢!”“哼,你到时候都去见了阎王,哪里管得人间的事情。真要是不许,您就好好的,我也用不着当寡妇。”她哼哼叽叽地说完,臀上又挨了一下。还未抗议出声,就觉得什么东西覆下来,她的嘴被温热的薄唇堵住。锦被下,两人紧紧地搂在一起,交颈缠绵,久久没有分开。卯时正,寺中的晨钟响起时,芳年就起了身。一番妆扮,头发随便挽个髻子,插一支银簪。穿上那件短袄,下面是黛色的罗裙,变成一个普通的妇人。在男人的眼光下,她故意转了一个圈,冲他挑一下眉,步履轻快地离开屋子。孝善寺的厨房位于最西边,卯时一刻,厨房里就已经开始忙活起来。僧人们分工明确,一部分去后山挑水,一部分在外面劈柴。厨房内有负责生火的火头,还有三个妇人。她们都是新来帮灶的,寺中人手不够,但勉强也是能忙过来的。慧法大师有意接济一下流民,故而挑了几个进寺帮灶。灾荒之年,在厨房打杂可是肥差,她们三个可是挤破头,才被选上的。芳年进来时,她们三个齐齐转身。待看清芳年身上的穿着,手足无措,不知该如何称呼。她以为平常的打扮,落在三位妇人的眼中,那是完全不一样的感觉。真正的民妇,极少着有色的衣服,更别说还有戴银簪。她们想着,不知这妇人哪个大户人家的管事?芳年在慧法大师那里得了一个差事,就是分配每日米粮的用度。一位小和尚进来,先是和芳年见礼,然后说道:“小僧法号明觉,方丈命小僧以后和方管事一起管理米粮用度。”“原来是明觉师父。”芳年行了一个佛礼。三位妇人一听芳年是灶下的管事,忙上前来行礼,各自介绍着。三人分别是朱氏,杨氏和李氏。其中李氏是京郊人氏,朱氏和杨氏是随夫君逃难来的流民。她们的衣服都是灰扑扑的,上面摞着大小不一的补丁。虽是破旧,却能蔽体,还算厚实。比起许多人要强一些,或许也是因为要进寺来帮灶,怎么着也不可能穿得破破烂烂。朱氏和杨氏较为拘谨一些,李氏则胆大一些。她有心讨好巴结芳年,自然捡一些趣事说,说得最多的就是柳家。柳家是商户,不光在城里有铺子,在城外县镇上都有米面铺子。“方管事见过那柳家公子吗?我可是听说柳府有百美,可惜自从那傅家的小姐进了门,可怜那些姑娘,都被卖了。我们村里原有个姑娘,也进了柳府,啧…以前可没少往家里捎好东西…”芳年进山几日,像过了几年一般,乍听人提起傅珍华,恍若隔世,不胜感慨。要不是今天听人提起,她都快要忘记这位堂姐了。明觉见水已烧开,来请示芳年,今日下米多少。李氏的眼珠子转了几下,忙道:“哎哟,方管事,最近人越来越多了,昨日下了三石米,都差点没够呢。”芳年不欲在她们面前讨论,递给明觉一个眼色,两人走到外面。“那位施主说得没错,昨天用了三石米,确实有此紧。今日小僧看外面,似乎人还要多。”芳年以前当过家,在裴家也曾命人搭过粥棚施过粥。一般来说,一次最多一石米,其余全是水。就那样,一户人家,施粥能坚持个把月就算不错了。灾年粮贵,往往比太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