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陈桥到崖山_熙宁大旱篇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熙宁大旱篇 (第3/3页)

伟大了!火药让他们战无不胜,一切冷兵器都成了废物。让他们创造出100多个人征服了印加帝国、16000多人就打进了1900年中国首都北京城的奇迹!造纸术、活字印刷?这都是有钱有闲阶级的东西,与平民百姓挂不上钩。不要以为在宋朝有科举考试、平民都可当官了,就全民族都认字看书了。今天的中国还有文盲呢!

    也许:真正可体现中国特色的几大发明应是丝绸、茶叶、瓷器之类。

    好了,闲话多说了些。就在这样文明先进发达的大宋朝,居然让一些反常的自然现象给搞晕了头!失去了振作国家、抵御未来巨大灾祸的最佳时机!该仰天长笑?还是俯首痛哭?为何当时有那么那么多糊涂混帐人,硬生生砍了自己树根呢?实话实说:当时砍的人大义凛然、义愤填膺、满头满脸的正气!其理由既有远古圣人的训言,又有近代圣人的发现——谓之“天人合一”这4个字超级经典,相信每个中国人,以至外国人都知道…

    就是各种自然灾害,都能和皇帝、臣子、政治、军事挂上钩。至于怎么挂上的?内蕴就太丰富玄妙了。当时就没几个人懂。所以…一切的“天人合一”都只是人类一厢情愿的猜测,可惜却总有人坚信不移!

    熙宁年间就发生过2次。第一次去年,新法在国内如火如荼,王韶、章惇、熊本在边境上连战连捷,可华山突然间地震了,泥石流翻滚而下,灾害相当不小。这立即就被文彦博等人抓了现行!在“天人合一”理论下,华山崩塌,原因就是政治昏暗,百姓受苦,老天爷都看不下去了!

    有了宏观根据,文彦博还能与实际情况联系起来。他给神宗上了份奏章,说的是他某次闲暇出去散心的所见所想:那次他去大相国寺上香。峨冠博带、宽袍飘然地从主殿出来,心情大好,顺便向附近贸易市场走去。他看见相国寺内及御街商行里,市易司人员在紧张忙碌。或许是他们的态度过于认真了,让文彦博非常不爽“瓜果之微,锥刀是竞,竭泽专利,所剩无几”这样分毫必争,哪还有我大宋朝的威仪?其结果只能是有伤我泱泱大国的国体,使自己的国民离心。更要紧的是这里离外宾下榻使馆很近,让他们看见了,会耻笑我们的!

    大家什么感觉?如按文彦博所说的改正,那就是打肿了脸充胖子,最可鄙视的卑贱虚荣心理!明明大宋朝立国之本就在钱!没钱?早就被周边虎狼异族给吞了!结果认真赚钱居然是丢脸!

    当时各处战争吃紧,皇帝顶住了压力,没太理会,并把文彦博赶出了京城。

    可第二次时,皇帝第一个害怕了。从去年到现在一连9个多月一滴雨都没下!查史书:这次旱灾规模超级大!不仅大宋国土的整个北方,连更北方的大辽国也旱得一塌糊涂!只是辽国人口密度小、且疆域太广大,又不是纯粹的农耕经济,对旱情反应才没宋朝这样大。尤其是他们没宋朝这样的“文明”没足够的“理论依据”把旱情上纲上线,弄个清楚明白。

    赵顼的性格弱点就在这时显露,胜时备加小心,时刻提防敌人报复。败时勇于自我折磨,不用敌人施压,自己就会把可能中的后果上升到灾难程度上。于是不管胜还是败,每时每刻都忧心忡忡,提心吊胆…后来他就死在了这上面!

    面对旱情,他不用臣子们提醒,自己就整天念叨,抓住一个大臣就问一次“爱卿,是不是我做错了什么?是不是像保甲法、方田均税法、青苗法、均输法等等法,都应废除呢”

    大臣们经历为时5年的新政改革,这时都有一定政治心得了。除亲信韩维敢劝皇帝下罪己诏外,其余一律躬身静听,面色沉重,若有所思,绝不开口。

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