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弥远之死篇 (第2/3页)
而始。他只有连带责任,不必论杀论剐地上纲上线…如实在要加他罪名的话,是压制!史弥远听任外部世界千变万幻,他只冷静旁观… 现代人都知道:不能与时俱进的,只能被时代所淘汰! 赵昀,他雌伏九年,早就有了自己全盘打算。正好一一实施。首先,确立史弥远的历史地位!这至关重要。要知赵昀之所以能当上皇帝,完全是史弥远一手策划!如史弥远是错的。那么置他自己于何地? 所以当有人弹劾史权臣时,赵昀统统不听,反而为其歌功颂德,树立成南宋的政坛偶像!反对声很快就平息了…因史权臣上午敌人本就不多,基本都在活着时被他本人处理了。至于世间所有事物的估价者、那些道学家们,也对他没什么恶感:史弥远一生不与道学为敌! 于是乎,史权臣比之前的韩权臣要幸运得多了!名列宋史的正臣栏,不必去与秦桧、张邦昌之流为伍。怎样?生前身后都妥妥当当!真聪明人也! 赵昀也很聪明!他保全了史弥远,却狠抓史弥远的党羽!只用了很短时间,朝廷中下层干部成功大换血,权柄快速回到皇帝本人手中,可开始办点实事了!那就是“端平更化”更化,即振兴图治之意。端平一共3年。很多史学家认为这不准确,说赵昀的振兴要持续很多年,从端平开始,历经嘉熙,直到淳祐年间才结束,共19年,所以应是“端平—淳祐更化” 宋理宗任命陈埙为枢密院编修官。陈埙入对“天下之安危在宰相。南渡以来,屡失机会。秦桧死,所任万俟禼、沈该。韩侂胄死,所任史弥远。此陛下今日所当谨也。内廷当重视宦官之禁、外廷当重视台谏之选”之后被宦官陈洵构陷、监察御史王定弹劾,陈埙被赶出朝廷,任两浙西路的常州知州。 宋理宗又任命魏了翁为华文殿待制、泸州知州。魏了翁应诏上疏“今有十弊,当恢复旧典,以彰新化:1复三省之典以重六卿;2复二府之典以集众议;3复都堂之典以重省府;4复侍从之典以来忠告;5复经筵之典以熙圣学;6复台谏之典以公黜陟;7复制诰之典以谨命令;8复听言之典以通下情;9复三衙之典以强主威;10复制阃之典以黜私意” 26日,代理工部侍郎赵范入见。宋理宗问“近日何者为急”赵范答“奖廉退、去jianian邪。此国之本务;国未富、兵未强,此今日之急务。近年以来,诸边筑城太多。遂分兵力。国家之兵,聚则不少。散则不多。若能散能聚,可守可战,使江淮内外皆有可恃之势。则戎马侵突,足以御之”宋理宗再问赵范对联蒙灭金的看法,赵范答“为羁縻之策则可。当年宋金海上之盟,其初亦坚如金石。可徽宗君臣倚之太重,所以疏于兵备,最终招祸。此近事之可鉴者”赵昀点头叹曰“和岂可恃耶”27日。特下诏“命赵葵措置沿边备御。缓急调遣,皆便宜行事” 28日,礼部郎中洪咨夔请宋理宗将崔与之、真德秀、魏了翁等人召回朝廷。赵昀同意,并任命洪咨夔、王遂两人为御史。洪咨夔上疏“臣历考历朝治乱之原。权归人主、政出中书,则天下未有不治。此八政驭群臣之法。所以独归于王、而诏之者必天官冢宰也。陛下亲政以来,威福cao柄已收还掌握,扬庭出令、震撼海宇,天下始知有吾君。元首既明,股肱不容于自惰,坐政事堂以治事。天下始知有朝廷。然中书之弊端有四:自用、自专、自私、自固。愿陛下能将臣所言宣示于朝。大臣们克初志而加定力,惩往昔而图将来。以不负陛下励精图治之意” 29日,赵葵入见。宋理宗问“我们与蒙古的议和形势如何”赵葵答“今边事未强、军政未备。且与之和。待根本既壮,彼若背盟,足可御敌。臣至淮东,当修车马、备器械,为野战之计;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