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分卷阅读83 (第1/2页)
胤断绝——这不是到现在都没人来投奔大周吗?既然如此,就不如当他们全死了吧——本朝国王欺瞒上国、国内不满等诸多原因,那么令其复为中原,归为旧俗,也是应有之意。如果没有前世经历做参考的话,祁元询觉得这还是很不错的。只不过,安南与中国毕竟已经分开了数百年,就算原本是同文同种,如今也有隔阂了。想要让大周能够安然地统治,一时半会儿是不可能彻底解决问题的,还得徐徐图之。先商量的是领兵人选。朝堂上的元从勋贵,祁元询认识的也不少,但是往来的不多,关系最好的就是他家母后的外家魏国公徐家。所以他只听武英殿内的部堂、阁臣们与天子讨论,并不做声。武事方面,天子擅长,但是许多后勤支持毕竟需要文臣的帮助,外加一些考量,天子可能也有疑惑,才会让臣子先议论可行的人选。要不然的话,让专业人员自荐不就好了?圣上要是真的已经下定了决心,行事应当是像上皇一样,说一不二,直接点名的。一个个人名听下来,祁元询归归类,其实能担大事的也就那几个。元从勋贵里,如今最能顶事的,是曹国公、西平侯,后族魏国公一系次之,颖国公等当年虽因光幕逃过受蓝案牵连一事,却到底已经衰颓,或让爵归居,或已往幽都,不堪大用。自家宗亲,周王乃圣上胞弟,如今年又最长,格外不同。若周王当戍守宗藩,可调南地藩王,堂亲如靖江王,宗亲如岷王、楚王等。这些都不论,圣上属意锻炼皇子的话,没人开这个口,但都觉得,也只能是汉王担此重任了。没人敢提到皇太子抚军之事。此事不仅没有先例,而且容易导致天子与太子父子二人因兵权生猜忌——隔壁朝鲜国的靖安大君是怎么“功勋卓著”,又是怎么从准世子一跃而为监国世子,最后受封国王的,鲜明的例子还摆在那里呢!——谁都不傻,开这种口。三种人选,都有好和不好的地方。首先勋贵,后头因功封爵的先不说,京中声名最盛的,就是“开国辅运”勋贵。虽说大家都是勋贵,且已经按照公、侯、伯分了等级(子、男二级在定爵之时便已革除),内部细论还分一等公、二等公等,但,定鼎后因开国之功受封的,与尔后立下其他功劳受封的,到底有区别。有开国之功,由上皇在宣武初年亲封的,爵位前头便有“开国辅运”四字。只不过声名最盛、功劳最大,就代表着其实最受忌讳。国朝的几回大案,牵连到最后,就是在治这些元从功勋的罪。和宣武帝起于微末不同,乾圣帝幼年的时候虽然还处于宣武帝创业阶段,但那时宣武帝已经称王,有了根基,乾圣帝吃过苦,但已经是长于富贵。容人雅量,乾圣帝不是没有,但是问题在于,领兵几十万,任何一个皇帝,都不会轻易放心。宣武帝为何在宣武中后期频繁掀起治罪大案?还不是因为他的儿子们已经长成了!元从勋贵的罪要治,可是仗也得大。看看后期能被他倚重的都是谁?懿文太子离世前,军中宿将以凉国公为首——这是东宫家的姻亲,已经能算自己人了——太子离世后,郑王这位太孙暗弱,凉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