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分卷阅读148 (第1/2页)
是还要悬一下的。祁元询他的东宫讲官、内阁阁臣,无论是青壮派代表人物三杨,还是方孝孺、丘福这样的老臣,都在积极鼓噪皇太子取妃这件大事。儒家重正嫡,太子既然已经逐渐年长,那么迎娶元妃、诞育元嗣,就是巩固地位的重中之重。早年间大周的人手不够用,进士甚至许多非进士出身的受举荐文人、举人、国子监监生等,考上之后很快便要授职做官办实事。等到科举固定为三年一行之后,这些年来,国家也已经积储了一些人才,祁元询实在不想看到后世再出现什么“非翰林不得入阁”,而很多翰林官终其一生也只做过京官或者其他的清贵官职,对于地方上的民生了解并不充分。从纸面上看到的资料,再怎么充分,也只是文字而已,还是亲眼见过、亲自处理过,才更全面直观。所以祁元询个人来说,是非常赞同“宰相必起于州部,猛将必发于卒伍”这样的理念的。皇帝需要帮手,所以没有了宰相,内阁依然会发展起来。既然如此,那他就开一个好的头,让内阁的阁臣们也都有在地方上干实事的经历。阁臣们没有不同意的。或者说,他对这些亲近人透露的消息,本身就是他给阁臣们开的小灶,是将这些阁臣视为心腹的信号。只不过,他们都不是很想这么早就离开京师。别的没关系,但是皇太子的大婚,他们还是想等到的。阁臣们外放的地方都不是那种极富庶、极易治理的郡县,祁元询给他们圈定的都是条件比较一般甚至发展不大好的地方。如果说古代有什么好的话,就是这些地方的风景还应该算是出众,每个地方在他的记忆里,也不知是古代还是他前世的记忆里,都有一些有特色的特产吧。万众期待到这种份上了,你小子说要和太上皇、太后一起去北巡?而且这次的北巡,肯定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回来的。太上皇还是年富力强的,退位之后,一直待在宫中也是无聊,倒不如离开京师,自己和皇帝彼此之间不会受到掣肘。皇太子跟着走了没关系,但绝对不是现在。太子妃的人选肯定是要他过目的,不过太上皇北巡,将皇太子带在身边教导,也是一件好事。祁元询想了一会儿,很快想出解决方法来。“父皇和母后出巡仪仗不可简陋了,他们不说,可能是要轻行简从,既然你说了,那我定是要命人好好准备的。正好,趁着中间准备的这段时间,将你的选妃早些完成。”皇太子:???流程没有简化,那么加快的自然是甄选的速度。即便是人数众多,前两轮的采选也很快完成了,剩下的一些秀女被登记在名册上,附上画像,送到京师,而她们之中,将会出现大周的新任太子妃,未来的国母。秀女画像入宫后,锦衣卫也开始在暗中调查候选秀女的家庭情况。不仅是看她们的家境如何,也看这些女子的家庭、家族在当地的声名。家中名声不好的,或者有什么暗地里做的勾当被锦衣卫调查出来的,最好的结果也是被剔除皇太子妃的候选人行列。儿子选妃到了最后一段时间,祁元询也要趁着自己的阁臣们还在的时候,将一些公务安排好,这几年内要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