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木星(资料) (第1/3页)
,为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,距太阳(由近及远)顺序为第五,亦为太阳系体积最大、自转最快的行星。木星主要由氢和氦组成,中心温度估计高达30,500c。古代中国称之岁星,取其绕行天球一周为12年,与地支相同之故。西方语言一般称之朱比特(拉丁语:jupiter),源自罗马神话中的众神之王、相当于希腊神话中的宙斯。公转轨道:距太阳778,330,000千米(5.203天文单位)公转周期:木星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4332.589天,约合11.86年。自转周期:木星赤道部分的自转周期为9小时50分30秒,两极地区的自转周期稍慢一些。直径:142,800千米(赤道),133800千米(两极)质量:1.90*10^27千克平均密度:1.33(水是1)核心密度:160(水是1)表面重力加速度:23.12米每二次方秒。逃逸速度:60.2千米/秒质量(与地球比):317.89体积(与地球比)1316表层温度:其表面有效温度值为-168c,而地球观测值为-139c。木星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体积和质量最大,它有着极其巨大的质量,是其它七大行星总和的2.5倍还多,是地球的317.89倍,而体积则是地球的1,316倍。按照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到远排,木星位列第五。同时,木星还是太阳系中自转最快的行星,自转一周只需要9小时50分30秒,所以木星并不是正球形的,而是两极扁,赤道鼓的三轴不等椭球体,扁平显著。木星是天空中第四亮的星星,仅次于太阳、月球和金星(在有的时候,木星会比火星稍暗,但有时却要比金星还要亮),因为木星体积巨大,反射太阳光的能力也强。木星主要由氢和氦组成,其中氢元素含量是82%,氦元素含量是17%,其他仅为1%,中心温度估计高达30,500c。木星表面有一个大红斑,位于木星赤道南部,从东到西最长时有48,000千米,最小时也有20000多千米,从北到南最长有14,000千米,最短时也有11000千米,面积大约453,250,000平方千米,能容纳三个地球。对于它是什么目前仍有争论,很多人认为它是一个永不停息的旋风,这个大红斑是1665年由法国后裔的天文学家卡西尼发现,距今300多年了形状一直没有改变。早在史前木星就已被人类所知晓。根据伽利略1610年1月7日夜对木星四颗卫星:木卫一,木卫二,木卫三和木卫四(现常被称作伽利略卫星)的观察,它们是不以地球为中心运转的第一个发现,也是赞同哥白尼的日心说的有关行星运动的主要依据。许多年来人们一直认为木卫三是1609年由伽利略通过他自制的望远镜发现的,连同木卫一、木卫二、木卫四被称为伽利略卫星。其实木卫三是中国战国时代的天文学家甘德发现的,他著有和两书,可惜均已失传。唐朝天文学家瞿昙悉达编著的第二十三卷中有这样的记载“甘氏曰:单阏之岁,摄提格在卯,岁星在子,与须女、虚、危晨出夕入,其状甚大有光,若有小赤星附于其侧,是谓同盟”。甘德早在公元前346年发现了木卫三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