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分卷阅读354 (第2/3页)
也在山脉东面代国混战,因此地理位置焦聚了天下大势所在,在此召开大盛会,中原各地的名士、卿大夫、剑客蜂拥齐聚而来,峰峦石道,崎岖曲折,一路上行人却络绎不绝,车马如流,大多在相互寒暄结交,议论着论政会。 “哦,这不是沧溟先生颜古卿?在下周慕儒见过前辈!”周慕儒拱手一揖,做了儒学士礼 “原来是河西居士周慕儒周先生,老朽有礼了。”说着还了一礼。 这位周慕儒忙道:“岂敢岂敢,想不到这次盛会,连老先生也惊动了,我儒家终要在此会上统领诸子群家了。” 颜古卿六十余岁,乃楚地素有贤明的大儒,身旁跟着几位门生,一身儒生长袍朴素之极,捋着胡须道:“统领诸子群家却不敢说,自秦始皇这暴君统一六国后,崇尚法家,焚书坑儒,使儒家大受重创,哼哼,逆行天意,暴秦终亡,这就是与儒家作对的下场,祖师孔夫子显灵了,这次八派儒学定要团结,重振儒家声威,向诸侯和天下推行儒学,只有咱们儒家经义方乃显学,天经地义所在!” 周慕儒点头,正要说话,却听见旁边走过几人,冷笑道:“儒家所学,中庸之道,空谈仁义,复古周礼,既不能齐家治国,又不能开疆立邦,不得历代君王所喜,还谈什么重振声威,看来一场焚书坑儒还没有坑干净啊!” 颜古卿怒容转身,见身旁走过一簇人,羽扇纶巾,却是儒家地对头之一,法家的门生,说话着正是秦末法家大学士商莞,商鞅后裔子孙。 当年秦孝公时期,卫鞅应秦孝公求贤令入秦,说服秦孝公变法图强,使秦国长期凌驾于山东六国之上,后封于商,后人称之商鞅,孝公死后,因商鞅变法得罪太多的秦老贵族,秦惠文王当政后,贵族诬陷商鞅谋反,迫于政治上的压力,秦惠文王车裂商鞅,同时处死了不少阻挡变法的贵族,继续维护变法条令,使秦国日益强大,商鞅族人部分得以免罪迁徙,后裔子孙形成法家商鞅流派。 颜古卿冷哼道:“当年若不是阴阳学派的徐福骗说秦皇帝求什么长生不老药,谎言遭破,畏罪潜逃,使秦王大怒,又有法家李斯这小人在秦王面前摆弄是非,要销毁秦上将军项少龙的言论,儒家岂会成了替罪羊,一千多儒生遭到坑杀,最后秦国怎么地,还不是灭亡啊,就是信了你们法家,才导致亡国的!” “不错,法家的人,也有脸来此百家争鸣会?”说话间,又有几位大儒者走近,也是隐世多年的青霄居士朱泽尧、浮莲居士伏轻念,身旁簇拥跟着一批儒生士子,有他们的门生,也有半路聚集的散学儒士。 —————— PS:百家齐聚了,征集龙套名字,还需要不少啊,大家自己的真名字也行啊! 说这卷是高.潮并不为过,虽然战龙是部架空历史书,主要在写起义抗秦和楚汉之争,但这些都是骨架,而这卷就是画龙点睛,如果写好了,整部书会非常有气势和文化底蕴,更好地推动后面大争天下的情节,百家争鸣的下一卷,就是楚汉之战了,也是最后的主干情节。 第五十二卷百家争鸣第二章枫林巧遇 尚未进入云梦山,这些学派的门生老夫子就在途中唇枪舌剑讥讽起来。 儒家是战国时期重要的学派之一,它以春秋时孔子为师,以六艺为法,崇尚“礼乐”和“仁义”,提倡“忠恕”和不偏不倚的“中庸”之道,主张“德治”和“仁政”,重视道德伦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养的一个学术派别,至战国时,儒家分有八派,重要的有孟子和荀子两派。 这沧溟先生颜古卿、河西居士周慕儒、青霄居士朱泽尧、浮莲居士伏轻念各属于儒家不同流派,主张不同,但皆读春秋六艺,大义上差不多,平时虽有分歧不和,但这时面对法家政敌,便同仇敌忾起来。 商莞见儒家越聚越多,反而是法家的人少,都起来颇为吃亏,冷笑道:“能不能来却是盖聂先生所请,至于儒家还是把主要心思放在经义能不能用上面吧?咱们会场上再辩合高下。”说着带着商族的子弟继续往前赶路。 这颜古卿、周慕儒、朱泽尧、伏轻念等隐世大儒相互客套一番,周慕儒道:“这法家越来越猖狂了,商鞅的商‘法’派,申不害的申‘术’派、慎到的慎‘势’派都出山了,开来法家门生也要在此会上博得彩头才肯干休!” “不急,法家固然可气,但和自由阴阳家和墨家制约法家,令这暴政严刑之术无法伸张,到时自不会让他一家独大!”青霄居士冷静说道。 “时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